1 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電渦流測功機的操作、使用和管理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電渦流測功機的操作者和管理人員。
2 職責
2.1 操作人員應掌握設備設施性能、安全標準要求和操作程序,熟知崗位危險因素、安全防范措施和應急處置方法,嚴格按照本崗位安全規范進行操作。
2.2 按規范要求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2.3 做好設備啟動前安全檢查和試運行,發現故障或隱患及時報告和處理。
2.4 定期做好設備設施維護保養,做好現場6S管理。
3 本崗位存在的主要危險源
3.1 聯軸器螺絲甩出:高速轉動之前未定期檢查螺絲松動情況。
3.2 循環水泵發熱損壞:水泵開啟時未把閥門全部打開,保證水流從進到處暢通。
3.3 電渦流測功機發熱損壞;水泵未開啟或閥門未打開到位且高速加載負荷。
3.4 觸電:電氣設施破損、潮濕或未接地(零)或接地(零)線損壞。
4 要求
4.1 通用要求
4.1.1 行為安全要求
操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禁止各種不安全行為與作業無關行為,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對關鍵操作進行安全確認,不具備安全作業條件時拒絕作業。
4.1.2 作業現場要求
現場地面采取防滑措施,安全通道暢通。
4.1.3 管理要求
4.1.3.1訓,開展隱患排查,明確工作任務,強化崗位培加強安全檢查,分析事故風險,銘記防范措施并嚴格落實到位。
4.1.3.2 做好定期電渦流測功機檢測、維護保養。設備接零或接地完好,定期進行檢測。設備安全裝置完好,電氣線路無破損,容易潮濕的線路加保護套,臨時線路要滿足安全要求。配電設施完好,絕緣設施定期檢測。消防設施完好,有效。
4.2 崗位要求
5 安裝與調試
5.1 試驗臺應靠近有水源的一邊,混凝土基礎和墻壁距離不小于1.5米,基礎尺寸由測功機底座決定,地腳螺栓的最小埋入深度一般為20d,(螺栓直徑d)地腳螺栓下的混凝土凈厚為不小于50mm。整個試驗室要求通風好,光線足,照明設備符合要求,測功機的基礎應足夠堅固,既能承受動載,也能承受靜載,并且能防止從原動力機傳來的振動,故其周圍應做成200毫米寬、800毫米深填木屑或爐渣、面上鋪有瀝青的防震槽。
5.2 測功機安裝在基礎上后,應在測功機底座上平面用水平儀校正,水平儀的度為0.04/1000,校正測功機在兩個互相垂直方向的水平,其安裝精度為0.1/1000,以免影響測功機的精度和靈敏度,動力機應按動力機安裝要求進行,對一些常變換動力機型號的臺架,動力機最好安裝在三個自由度均可變位的附件支架上,使安裝和調整更方便。
6 操作與使用
6.1 測功機開始使用前,先開水泵裝置,油脂潤滑無須提前潤滑。
6.2 在起動被測機械前應使測功機控制單元處于恒電流控制,把設定值設置為0,此時電渦流測機的勵磁電流為零,這樣被測機械在接近于零負荷下啟動。
6.3 打開進水閥門,冷卻水通過流量開關進入測功機的冷卻通道,由底座排水口經循環水管流回水箱,或由放水管直接把水放掉。(注意:電渦流測功機必須在有冷卻水狀態下才能加負載,否則將會燒毀測功機。)
6.4 啟動被測機械帶動測動器主軸以同一轉速旋轉,再次檢查潤滑油、冷卻水是否暢通,待動力機運轉后,即可進行加載試驗。(未打開水閥門、流量開關觸點會使勵磁電流加不上。)
6.5 當負荷增大時,應注意檢查測功機出水口溫度,若溫度超過65~70℃則容易燒壞勵磁線圈,同時過高的水溫更易生水垢,反過來又影響冷卻效果,因此應適當加大進水量或增大進水壓力,這樣出水口的溫度就會降低。當管道水流量突然降低,流量開關發出信號,勵磁電流迅速降為零,起安全保護作用。在水管上出水溫度超過70℃應關閉電源停止試驗。
6.7當轉速增加,一般超過3500~4000轉/分以上時,應密切注意檢查主軸軸承處溫升,若軸承外殼處溫度過高,應適當增大進油量,
6.8試驗完畢應使勵磁電流為零,卸去負荷后停轉被測機械;再關閉進水閥門,停止供水系統的循環。
6.9切斷與電控儀相連的電源。
使用中請務必記住開車前先,通水冷卻正常,后開機;停車時先減載為零,關機,再停水。
6.10 對脂潤滑機型按每200小時加脂量約50亳升要求進行定期加脂潤滑。
7潤滑
7.1電渦流測功機潤滑主要是主軸上旋轉軸承和外殼擺動軸承處。
7.2擺動軸承潤滑油可在機油中加入少量潤滑脂加熱調勻,一般每一年加注一次潤滑油。卸下軸承架外側蓋板,即可加注。
7.3主軸軸承處潤滑方式一般有三種,一種是脂潤滑,另一種是滴油形式進行的潤滑,再則是油霧潤滑。脂潤滑一般累積轉運200小時加注ZL45-2航空潤滑脂約50毫升,以達到油脂的及時更換,否則油脂可能被氧化而變硬。而油潤滑性能優于脂潤滑,但需要較復雜的密封技術,而油霧潤滑需要一些配套器械才能實施。
7.4根據機型及用戶需求轉速比較高時,脂潤滑不能滿足要求時,采用滴油潤滑方式。把潤滑油滴入測功機兩端主軸承內,潤滑油量每分鐘20滴左右。潤滑油應選用粘度指數高,運動粘度小,酸度低的潤滑油,例如5號或7號高速機械油(HJ-5,HJ-7),但不能混。一般一年更換一次潤滑油,如發現有變質情況可隨時更換。
7.5中等轉速4000—5000轉/分左右一般調節為每分鐘15—20滴左右,高轉速滴油數可適當加快;更高轉速時一般應考驗采用油霧潤滑方式,此種潤滑方式是需要配備油水分離裝置以及壓縮空氣源進行油霧噴射技術的結合。當軸承溫度不高于60-70時,潤滑油量不宜過多。左右兩端的進油量也視軸承溫升情況不一定要求一致?傊,潤滑的調節需要關注軸承溫升以及滿足潤滑要求為原則。
8 應急措施
|